找到相关内容27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七道修行的检证程序:七觉支

    永尽无余,需要有智慧主导,择法是一种分别智慧,与念觉支的观慧不同,它的作用在于辨识善恶法,恶法是五盖,善法是调伏五盖,成就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。“五盖”是贪欲、嗔恚、掉悔、昏沉、疑惑,它们是苦恼的龙头,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252809.html
  • 智能的观照

    智能的观照  黄国达  『中观论』云: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」,由听闻、 思惟而修习止观,即奢摩他与毗婆舍那,毗婆舍那是观慧,也就是般若直观--直下体验无常、无我、缘起、无自性,不再停留在观念、思惟、想象、谈论的层次。  如何进行「智能观照」,我们可以用时间、空间、认知三向度的观照而明确地了知缘起性空的真相。这里根据中观思想来推演,提供一些实际运作的方法,给读者参考 ...

    黄国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1954536.html
  • 谈谈佛教神秘——答“大悲咒”

    定"和"慧"。"定"即"止",是禅定,是思维的修习。"慧"即"观",是学习佛教义理,培养佛教智慧的工作。止,定、可消除烦恼,观慧,能断除妄惑,定慧双修,然后成佛。  佛教派别很多,《般若经》的"空空"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5156952.html
  • 禅观教学的“传统”与“现代”——“传统宗教的实修体验”

    深,粗、细的“多元诠释”──不必然。   而导师在谈“法住智”与“涅槃智”时,主要是著眼于把握住佛法不共世间禅定而得解脱的重要关键。亦即,从共世间禅定转向不共世间观慧,其中两个必然的步骤,就是经历“法住智”,再到“涅槃智”,一定要具足这两个程序。所以我认为这个观慧得证的次第是“必然”的,不可以说是“不必然”。   从部派论义来看,声闻禅法中以《清净道论》为主的南传禅法,讲五清净、十六阶智(前面的戒...

    昭慧 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4067692.html
  • 也谈〈七不衰法〉

    和合转向出家众的和合。其次对略有心得的比丘,再次是对已深入,或观慧有心得的比丘。而所有的七法又连成一气,法法相扣。   如是,从内容层级转变的次第上看,展现的是,从世间转向出世间层层发展。让僧团中,从...

    杨平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3769408.html
  • 毗卢遮那三身四智修法(敦煌写本)

    亦随灭。识性灭故无能观慧。作事不成。但如无色界有情劫尽烧时。火不能烧。汝之心识亦复如是。火中不烧成所作事。即此灰骨上安阿字为种子。即此阿字及自灰烬变成清净法身毗卢遮那无相之体。从是至膝安阿字为种子。变成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180107.html
  • 智慧的种类

    是空的,所以必定要靠很多缘来带动升起。   不断的思惟:“缘起性空,性空缘起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,又不断的修禅定。那么还没入定以前,这些思惟都是属于散乱心的观慧。不过,这种散乱心的观慧仍然有降伏...

    心定和尚开示

    |心定|智慧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07514118672.html
  • 七净门与禅观诸境

    悟诸法缘生,不由我作,此即“无我法印智”(anatta-sammasana-nana),使悟无我之理,悟知我身既无常、苦、无我,他身当亦皆然。不停止类此之观照作意,持续用功,观慧将迅速进展。  4....空中。这些异常经验易令人以为已成就特殊观慧。   五、见道非道智清净门  如因此自满沉迷则于观智进展有障。因此禅修老师须如此告诫未悟之行人:“爱执异光并诸禅悦等,即同邪道,于观智进展有碍。观智进展之...

    马玛哈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0640105.html
  • 佛法精要(下)

    静坐或经行十五个小时或者更长。当内心趋于平静,而且专注力和警觉性加深时,敏锐的内观慧就产生了。禅修者往往在这段期间经历到剧烈的疼痛、极度的喜悦,等等各种现象,以及使人分心的情境。比如说,他们也许见到光或种种景象,感觉全身膨胀或收缩,或者全身激烈,自然地摇晃。持续的密集禅修常常产生高度禅定和喜乐,并且结合深刻的内观慧透视诸法的本质,加深了修行体验和信念。这种经验本身极为重要,在禅修结束后,它成为日用...

    林武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546213.html
  • 禅定与空观概论

    以前,即使以观慧对无我义进行思辨,但由于内心散乱、动摇如风中烛,所观实相也不会清楚显现,必借助于禅定的力量方可,所谓由定生慧是也。但不要误解为慧既然由定产生,那定就是慧因,只要修定就可以了,得定自然有慧...的修习,在没有生起身心轻安之前,只是空观的随顺而已,并非真正的空观成就,生起轻安以后才安立为空观成就。 然而,在没有得到禅定之前,即使以观慧对诸法进行观察和思辨,也难以生起身心轻安。只有在成就禅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1648206.html